铁路机车作为铁路运输过程中的重要移动装备,其安全性对列车的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对此,长期以来相关单位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,开发和应用了多种安全监测和检测装置,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。但是,由于前期的安全防护产品是在不同时期陆续进行研究、试验和安装的,存在着标准不统一、接口不一致、安装不规范、显示存储等部件重复配置、无法纳入规范化管控等问题,所以亟须综合集成和完善功能。
针对上述我国机车运用现状,本项目在现有安全监测设备的基础上,整体重新设计,构建了机车车载系统,地面专家系统一体化的机车安全防护体系。研制出具备高效传输、统一存储、智能化人机交互界面的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(简称6A 系统),及其地面专家系统。 6A 系统是针对机车的制动系统、防火、高压绝缘、列车供电、走行部、视频等危及安全的重要部件,采用实时检测、监视、报警并实现网络传输、统一固态存储和智能人机界面,整体研究设计而形成平台化的安全防护装置。相应的地面专家系统将在线监测与离线地面综合评估结合起来,完成了机车安全防护体系的构建。
6A 系统是国内首个具备6 大类监测功能的机车车载安全设备,监测内容覆盖了机车90%以上的主要故障,已经在国内电力机车、内燃机车、调车机等车型实现工程化应用,解决了机车运用中最突出的安全问题,对保障铁路机车的运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,有效提升我国机车安全防护系统整体水平。
同时本项目在开发建设过程中,构建了我国的机车安全防护领域体系标志性文件,其中的成果6A 系统技术规范,CRCC 认证条件与技术标准,6A 系统装车技术规范,6A 系统中央处理平台及子系统技术条件,6A 使用维护管理规程等。
6A 系统已成为我国机车信息化的基础和车载安全数据的平台性支撑,其扩展性支持的功能包括机车校时、电能统计、乘务员状态评估等已经成为新型机车的标准或可选配置。6A 系统中央处理平台的特点还可成为运行机车轨道状态评估、弓网状态监测的支撑性平台。
6A 系统投入运用以来在安全事故防护、路外与机车运行相关事故分析、机车运行质量评价等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,如停放制动意外施加引起的脱轨事故防范与分析、内燃机车动力间火灾防控、电力机车电器火灾的防控、运行机车走行部轴承固死的及时报警等方面。
6A 系统的研究成果在2013 年世界铁路大会发表,在国际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,展示了我国机车安全防护领域的技术与管理实力。项目已获得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4 项,登记2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,在《中国铁路》2013年世界铁路大会论文集等刊物发表5 篇论文。
6A 系统研制成功后,其成果已转化为我国新型机车及既有机车的标准配置。目前已经应用于新造机车和各种和谐车型机车的加装改造,包括铁路交直流传动的内燃、电力等各型机车,涵盖了客、货运机车和调车机车。截至2014 年11 月14 日已经累计装车3500 余台,创造产值 18 亿元以上。